由于霉菌毒素在田间、运输或仓储的不同阶段均有可能产生,为了解全国主产区秋收玉米在仓储前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,山东某单位于11月对全国主产区玉米进行采样,开展黄曲霉毒素B1、玉米赤霉烯酮及呕吐毒素等的检测和数据分析工作,报告分析结果如下:
一、样品产地分布
2021 年11月份,共收集玉米样品252份,覆盖山东、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安徽、吉林、辽宁、宁夏、甘肃、内蒙古等省。由图1 分析看出,山东样品最多,占比23%;其次是河北和山西,占比17%和13%。
图1 样品来源分布情况
二、4种霉菌毒素的检出率和超标率
工作过程中对 252 份样品分别进行了黄曲霉毒素B1、玉米赤霉烯酮毒素、呕吐毒素等的检测。其中,霉菌毒素的检测采用的是ELISA 酶联免疫试剂盒。依据《饲料卫生标准》(GB 13078 – 2017 )中霉菌毒素限量规定进行判定分析。
样品中4 种霉菌毒素污染水平如表1、图2 所示,由图、表可知,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检出率较高,黄曲霉毒素B1检出率较低,3种霉菌毒素均存在超标现象。
表1 玉米中各霉菌毒素污染水平
图2 玉米中各霉菌毒素污染情况
三、各产区玉米霉菌毒素污染情况
3.1 黄曲霉毒素B1
表2 各产区黄曲霉毒素B1污染情况统计表
图3 各产区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的污染情况
山西、辽宁、吉林的玉米黄曲霉毒素B1阳性率较高,轻度污染率50%以上;山东和安徽的阳性均值和最高值较高,且两省份存在中度污染的情况,山西、山东、安徽均存在超标现象。河北、宁夏、内蒙古三省份阳性检出率均为0。
3.2 玉米赤霉烯酮
表3 各产区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情况统计表
图4 各产区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情况
山西、安徽、河南、吉林、辽宁、甘肃阳性率均为100%,其中,安徽、辽宁、吉林、甘肃均为轻度污染;山东、河北、宁夏检出率也较高(>65%),内蒙古检出率较低,只有33%。山东、河北、山西、内蒙古均存在中度污染的情况,河北、山西、河南三省份阳性均值和最高值较高,且均存在超标现象。
3.3 呕吐毒素
表5 各产区呕吐毒素污染情况统计表
图6 各产区玉米中呕吐毒素的污染情况
除了宁夏阳性检出率为75%之外,其他省份均为100%,且山东、吉林、甘肃、内蒙古均为轻度污染;河北、山西、安徽、辽宁、河南均存在中度污染的情况;除河北存在超标现象外,其他省份均无超标现象;河北、山西、安徽、河南、辽宁阳性均值和最高值较高,最高值出现在河北。
四、总结
图7 各产区玉米霉菌毒素污染阳性率比较
通过对全国玉米主产区省份的252个样品的检测分析可知,我国当前玉米霉菌毒素污染现象仍很严重,尤其是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。
整体来看,山东、河北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率达到65%以上,呕吐毒素污染率均为100%;山西、安徽、河南、吉林、辽宁、甘肃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污染率均为100%;内蒙古玉米中呕吐毒素污染率均为100%;黄曲霉毒素污染率最高的是山西,为100%。
样品中多种毒素同时污染的现象较为普遍,这可能和今年雨水较多、气候潮湿有关。建议各饲料企业和养殖单位重点关注和监测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、呕吐毒素污染的情况。
用谷净 霉菌毒素一网打净
01
呕吐毒素分解酶(降解率达92.56%)
再经还原反应形成3-异构-DON,其毒性降低1182倍,是毒性最低的DON脱毒物质。
02
黄曲霉毒素分解酶(降解率达86.7%)
分解酶作用于黄曲霉毒素B1毒性基团的双呋喃环8,9烯醚键,将其分解为无毒物质。
03
玉米赤霉烯酮分解酶(降解率达86%)
分解酶作用于玉米赤霉烯酮毒性结构里的内酯键,分解后物质不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,从而使毒性失效。
谷物更干净,动物更健康,食品更安全。用谷净,霉菌毒素一网打净!
本文编辑:陸砝錧 核对:程喜悦/谷龙葛
“肉猪降成本 肉鸡降成本 找广州三行”
-end-
点了“在看”的后来都变帅了,分享到了“朋友圈”的都更好看了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更多资讯


蓝血健:氧气是水产动物的第一需要!

损失超800亿元/年!猪贫血给行业带来重大的效益流失
